目录:
建筑碳排放测算的主要难点与计算导则
当前难点在于工程建设领域材料设备的碳排放因子数据不全面。杜小光代表提议完善能源、建材的碳排放因子,明确温室气体核算范围,建立装配式建筑、环境工程、市政工程的配套标准。未来方向包括建立城乡建设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探索碳排放交易路径等。
.使用期间能耗:主要包含建筑采暖,制冷,通风,照明等维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能耗。对于建筑使用部分的碳排放量计算,要根据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区分不同能源种类(石油、煤、电、天然气及可再生能源等),计算其一次性能源消耗量,然后折算出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农田水利工程碳排放计算导则》标准是由中国水利学会制定的,旨在指导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拆除、运行、物资材料生产运输等环节的碳排放计算与总量计算。该导则涵盖了新建、扩建和改建农田水利工程全过程的碳排放要求,为实现低碳、环保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碳排放、能评领域,山东省将发布《建筑碳排放计算导则(试行)》JD37-002-2023,浙江省将实施《浙江省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技术规程》DBJ33/T1288-2022。可再生能源领域,上海市的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核算标准将更新,浙江省、四川省将发布各自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核算标准。
建筑碳排和活动碳排区别
1、该情况的区别是:生活碳排放:这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例如使用电力、燃气和燃油等能源。还有人体呼吸,暖气、电脑的使用。可以通过绿色出行,随手断电少用一次性物品等方式来减少生活碳排。建筑碳排放:这是指在建筑工业生产中释放的二氧化碳,例如建筑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
2、生活碳排放:这一类碳排放源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例如家庭用电、燃气使用以及燃油车辆等。这些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 交通碳排放:交通运输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包括汽车、火车、飞机和船舶等。这些交通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燃烧化石燃料,从而释放出二氧化碳。
3、生活碳排放:这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例如使用电力、燃气和燃油等能源。 交通碳排放:这是指交通运输中释放的二氧化碳。例如汽车、火车、飞机和轮船等。 工业碳排放:这是指工业生产中释放的二氧化碳。例如火力发电厂、钢铁厂和化工厂等。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建筑碳排放是指在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从原材料提取、运输、施工、使用、拆除等各个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的总量。建筑碳排放是衡量建筑物对气候变化的贡献的重要指标。 如何计算建筑碳排放 计算建筑碳排放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运行阶段碳排放计算:涵盖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如供暖、空调、照明等,以及相关设备的维护和运营产生的碳排放。 建造及拆除阶段碳排放计算:包括建筑材料的加工、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以及建筑物的最终拆除和废物处理阶段的碳排放。
去年底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强调了减少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的重要性。建筑全生命周期(约50年)的碳排放中,运行期间排放约占60%,施工及上游过程排放近40%。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提供的节能潜力更大,占约三分之二的排放。建筑扩建、设备和材料运输导致剩下的三分之一排放。
要点一:碳排放计算包含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哪些阶段?根据《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51366-2019,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主要包括运行阶段、建造及拆除阶段和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碳排放。
综合考虑运行碳与隐含碳,即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是实现零碳与净零碳建筑的关键。通过优化设计、选用环保材料、提升能效、采用可再生能源等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碳排放。同时,加强建筑服务设施系统的减碳策略,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