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一族 “数字游民”是SOHO一族的20版吗?他们带着工作环游世界

cachu 2024-10-08 联系我们 25 0

“数字游民”是SOHO一族的20版吗?他们带着工作环游世界

1.

气温升高,手指敲击键盘的动作开始略带粘腻。想起已经坐了两个多小时,你抬起头,看到水蒸气从不远处的稻田缓缓升起,但是你听不到那些水牛合时宜地哞哞轻语,而是现煮咖啡在咕噜咕噜冒泡,打印机时不时的嗡鸣,还有旁边会议室里那个狂甩业内术语的熟悉声音,不绝于耳。

如果你端坐在公司隔间的办公桌前看到这段话,可能会觉得有些奇怪,因为藏在稻田和水牛之间的Hubud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办公室。

Hubud是“Hub-in-Ubud”(乌布枢纽)的缩写,坐标定位在巴厘岛的乌布,距离那里赫赫有名的猴子森林只有100米。这个由竹子和树木搭建起来的房子是全世界范围内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以及小微企业家的乐园,他们在这里租用桌椅,共享打印设备、咖啡机和一个布满豆袋懒人椅的美丽花园,对了,还有猴子们。

虽然Hubud看起来还像一个异类,但是类似于它的共享工作空间事实上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当然,直接推动它们发展的是那些成群结队,抱着电脑,苦苦寻觅 ### 信号,在地球各个角落游荡的远程工作者。

就像Pieter Levels,一个从事软件开发的荷兰人,但郁金香和风车并不是他生活中的常客。相比于工作时间的技术宅,Levels却更像一个游牧民,从新加坡、香港、东京、台北到马尼拉,他轻装上阵,抓起背包,说走就走。Levels说决定他行踪的因素只有WiFi网速、平均气温、异域食物和生活成本,基本上和他手头的工作毫无关系。说的也是,当你只需要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个充实大脑就能赚钱养家,在哪里施展拳脚有什么不一样。

足迹遍布世界,逐WiFi而居,这些精力充沛的人们并不能算是一般意义上的旅行者,而是“数字游民”(digital nomads)。

在《4-Hour Work Week: Escape the 9-5, Live Anywhere and Join the New Rich》一书中,Timothy Ferriss描绘了一幅醉人图景:那些皮肤被阳光上好完美古铜色的新一代企业家。Ferriss笔下的新贵群体利用他们工作上奢侈的独立性,沉溺于旅行和探险,将那些他们早已见怪不该的物质财富冷落一旁。

对于那些现在正在路上的奔走的“数字游民”,这些美好的形容估计只能作为其中一类群体的肖像画,而非群像。比如电子书设计师Janet Brent就是一个例外。她曾对the guardian的记者坦言,很多人误以为她周游世界无忧无虑,但是事实上经济因素是她决定目的地的最重砝码。“我只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不是在一个地方租个房子安顿下来,而是永远在路上,在世界各个角落短暂的停留”,Brent说。并不是只有做足资本原始积累的人才能带着工作周游世界,那些依然受物质财富牵绊的,也可以是“数字游民”身份的绝对拥护者。依据AfterCollege网站的调查,大约有68%的千禧一代承认在求职的时候如果看到远程工作的条件,他们会很吃这一套。

数字分析师Mary Meeker定义了“轻资产一代”(the asset-light generation),他们用数字化的方式获取文件、音乐、电影以及其他媒体,而不是通过传统意义上的物质实体。这样的词汇可以用来形容年轻一代消费者的独特价值观:偏爱于使用权而非所有权。与其奢望黄粱一梦般的房契,airbnb的交易凭证显得更加唾手可得,和世界共享至少好过两手空空吧。

不仅千禧一代,所有认同这种消费态度的人们逐渐接受这一种轻盈的生活方式。此外,世界范围内的工作便携化趋势,使得通过信息化设备进行远程工作成为可能。加之共享经济的发展和越来越多的电子工具被人们掌握在手,游民身份不仅仅是网站设计师和自由撰稿人的独家福利,甚至覆盖到时尚设计师、营销人员、医生和交易员身上。一项2015年的盖洛普民意测验显示,仅在美国,就有37%的工作者宣称自己正在远程工作,这一比例在10年前还只是9%。而DNX Global在同年的报告更是大胆预测,到2035年,全球“数字游民”的人数将超过10亿人。

2.

当旅行者降落在曼谷、香港或者布宜诺斯艾利斯,他们多半会把大包小包甩在酒店的行李架上,然后瘫倒在旁边的床上登录TripAdvisor或者大众点评,手指纷飞,津津有味地寻找热度不减的游客集中地或是可以一饱口福的当地小餐馆。但是“数字游民”们并不能这么任性,刚刚来到新环境的他们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时间打点自己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哪里有实惠不坑人的饭菜可以填饱肚子,方圆2千米哪个咖啡馆WiFi信号最强烈,以及如何说服自己长期忍受那个斤斤计较的Airbnb房主。

但是这些挑战让“数字游民”们可以看到这些城市的另一面。几次到当地医院或者自助洗衣店的的拜访,或是跟Airbnb房主大吵一架,这些经验能够带给“数字游民”在国家博物馆里看不到的风土民情。

虽然当游民们面临琐碎的当地生活时,可以用这些糖衣炮弹安慰自己。然而有些时候,特别是当“数字游民”们苦苦飞行16个小时,就是为了从一个星巴克搬到世界对面的另一个星巴克,他们可能会质疑自己的选择是否必要。

那段和星巴克跨越千里的重逢桥段出自Bryce Adams和他的几个同为游民身份的朋友。就职于一家80%的员工散落在世界各地的WooThemes公司,Adams坦言这是他的经验之谈。尽管常常在Instagram上抛出战线从曼谷拉到首尔的美食探险,但是他也承认“数字游民”的生活中不是没有失望。在接受the guardian采访时,Adams表示他的工作地点并不是热带绿洲中的某一棵芒果树下,而是那些全球化城市里的小角落。别想那些异域风情的原住民小屋和海滨咖啡店了,持续不断的空调冷气和给力的 ### 信号才是硬道理。并不是他不能将就,而是宽带密集型的工作和娇气的电子设备让他不得不把这些工作条件放在完全的自由之前。

把握生活、旅行和工作的平衡是每一个“数字游民”遇到的难题。这句话也是Karin Christen的肺腑之言。她是一个设计师和 ### ### 公司required+的联合创始人,以及一个在博客上忠实记录自己生活的“数字游民”。Christen感叹,当你选择这一身份那刻开始,你就将办公时间这一概念说再见了,和老板、客户与同事总是处在不同时区可不是那么有趣。如果经历了一晚上工作上的狂轰乱炸,似乎很少有人还能有精力好好享受第二天的瑜伽、徒步或是潜水训练,我想一节清晨海岸边的冥想课已经是极限了。

英国卫报的记者Anna Hart分享了自己一段不那么成功的游民经历。在几年之前,6周的蜜月时光让她有机会一边云游东南亚各国,一边进行断断续续的工作。“我并不介意时不时地早起,趴在房间或者海边小屋通过Skype进行线上采访,因为我知道这意味着我们这段漫长而舒适的假期能够在经济上成立,更何况我是一个中度工作狂呢。”但是这种平衡貌似没有保持多久。“6个月那样的生活真的足够了”,Hart随后坦白:“在异国他乡工作的自由固然是令人兴奋的,但是这种新鲜感迅速变质成脱离感、乏味和寂寞,特别是当WiFi信号不佳时,还会特别沮丧。”

3.

这些获取“数字游民”身份过程中的重重考验是Hubud诞生的原因。

Hubud的创始人是加拿大人Peter Wall和澳大利亚人Steve Munroe,Wall是一名视频记者而Munroe之前为联合国工作。这两个不搭嘎的人在七年前相遇于乌布,他们都带着自己年轻的家庭,同样被这里知名的私立国际学校Green School所吸引,而且一致认为“我们整天在家做的那些自由工作者的事儿,并不那么有趣。”

随后,收集了25个创始成员的投资,他们建立了Hubud的之一个共同工作空间。当然这群数字游民的需求层次不仅仅停留在超高速宽带上,随着那些讨论会和社交活动的欣欣向荣,游民可以在这里共同工作、生活甚至是学习从编码到商业指导的成人课程,Hubud渐渐形成了一个社群。“之后越来越多的数字游民出现在这里。虽然从未想过这里能够成为那些独立工作者的麦加圣地,但是我们做到了”,Wall自豪地说。

对于当地生活的缓慢适应,工作和生活的把控困难或是同熟悉过去的疏离感让“数字游民”越来越渴望抱团取暖,分享经验。除了类似于Hubud的共同工作空间,游民村(Ditigal Nomad Retreat)应运而生。比如Roam、Hacker Paradise、WiFly Nomads等一系列公司,提供的服务类似于Airbnb,但是考虑到游民们的工作需求,他们专注于打造"workation"(工作度假)的概念,帮助这些“数字游民”游刃有余地穿梭于旅行、生活和工作之间。

成立于2015年的Roam公司在全球有好几个驻点,从伦敦、东京、巴厘岛再到迈阿密和旧金山。花费500美元,游民们可以在Rome全部5个据点中拥有一周舒适的房间,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共享这里的极速WiFi和公共空间。工作生活之余,还可以参与社群中的聚餐和集体活动。在Roma做一个脱离大部队的云游侠,不妨碍游民们享受群居动物的生活方式。

WiFly Nomads是另一个很年轻的成员,在2017年刚刚创设于巴厘岛,为远程工作者和那些面临职业生涯调整的“数字游民”提供更加专业的技术指导。这里提供每年安排在固定时间(2017年9月17日至9月30日)为期两周的生活体验项目。除了社区中配备私人泳池的别墅以及印度尼西亚早已被世人称道的丛林、寺庙和清澈海水,这个的游民村还对客人的生活精心策划,另有安排。如果游民们希望开展线上商务、需要一份远程工作甚至是打算建立一个个人品牌,WiFly Nomads的生活方式技巧工作室都可以助其一臂之力。此外,每一个游民都可以参与日常化的技能交流和社交活动,跟各行各业的专家混在一起,共享椰子水。1000美元的定金和1999美元的实际费用包含了住宿和早餐,瑜伽课程,乌布周边游体验,以及生活方式技巧工作室提供的一系列课程和指导。WiFly Nomads的创始人Kate Smith对界面记者表示:“工作生活的平衡是WiFly Nomads的关键所在,也是他们构建这个计划的核心。这里生活方式的意义在于追寻事业和 ### 所在,将健康的理念融入日常并有效地管理心态。”

有时候原住民的某一个从未被他们发觉的生活习惯会激起游民们潜藏于心的探索精神,这时候他们会转换为好奇心旺盛的旅行者,对于未知的世界蠢蠢欲动。但是他们也永远不能像之一次来到这个城市一般单纯,作为熟稔于这里生活技巧的老手,那些已然改变了眼神和口音上的经验暴露了他们的复杂身世。同时,跟随他们到天涯海角的工作使其无时不克制自己,不能忘记自己游民的身份。“数字游民”不是走马观花的旅行者、亲力亲为的原住民或埋头苦干的差旅人士,但是介于这些身份之间的转换让他们更难界定和把握自己。

“成为一个‘数字游民’是一次生活方式上彻头彻尾的革新,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或者假期”,Kate Smith在接受界面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转变充满着挑战。”但是Smith相信通过建立积极的习惯和生活秩序,游民们可以把控住角色转变带来的跌宕起伏,而这一切都要始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这也是WiFly Nomads为游民们安排瑜伽和冥想课程的原因。除此之外,游民村还探索将生活导师加入项目,这个角色将为“数字游民”们的生活注入更多的活力,教授他们上至大脑中的灰色情绪,下至腿部肌肉群的把控技巧。

从解决让游民们日夜揪心的网速、建立工作监督机制协助治疗游民的拖延症、或是精心安排瑜伽课程、以及致力于为志同道合的伙伴建立交往的平台,游民村早已超出了一般度假村吃和住的服务范围,而更像一个生活方式集成的社区。而这些正是“数字游民”们所需要的,正如Wall 所言:“强劲的WiFi把他们吸引到这里,而是社区让游民留下来。”

在采访末尾,Kate Smith说她期待着来自中国的“数字游民”。多样性会带给游民社区更多的魅力,这个资深游民面露兴奋:“当不同背景的人参与进来,神奇的事情就会发生。”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自《Meet the 'digital nomads' who travel the world in search of fast Wi-Fi》和《Living and working in paradise: the rise of the 'digital nomad'》。初启钧对本文亦有贡献。

让人羡慕的SOHO一族到底舒不舒服?

以前老是听人说SOHO,SOHO,没有深究是啥意思,后来搜了一下,是Small Office,Home Office的简称,就是居家办公的意思。

以前挺羡慕那些在家上班,不出门还有工资拿的人。想象一下,再也不用每天朝九晚六的打卡上下班了,早上睡个懒觉,八九点起来,慢悠悠洗刷,吃个早点,够惬意的了吧,然后打开电脑做自己该做的事。一天的日子轻轻松松就过了。

去年,我也正式加入了SOHO一族。我就来分享一下我的SOHO故事吧。

前年即2019年10月辞去了深圳公司的工作,回到江西老家。主要吧,也是因为与老婆长年分居两地,小孩也大了,成绩又不太好,马上小学要毕业了,也是想要好好辅导一下。在老婆的三番五次催促下,终于决定离开生活了将近二十年的深圳。说实在的,作出这个决定真的很艰难,纠结了许久,这部分以后再来分享。

在外面生活久了,突然回到老家,真的有一万个不适应。虽然安家在这个城市十多年了,但是我在这个城市生活,逢年过节的总共不会超过一年,没有人脉,没有方向,毫无头绪。

既然回来了嘛,想着先暂时休整一段时间,理一理自己的心态,熟悉一下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内地四线小城市,静下心来陪陪老婆孩子,年后再找找工作。所以,那几个月主要是辅导孩子学习。然而,年底新冠疫情暴发,导致各行各业萧条,很多公司企业都关门了,本打算春节后找份工作也变得越发困难了,这样只好继续宅在家里。

期间偶尔接了一两个朋友的设计单,赚了两三千块勉强维持生计,但大方向还是得有份稳定的工作先。这样直到3月中,国内疫情好转,很多企业也逐渐恢复生产,我决定4月初开始去找工作。

就在这个时候,原先深圳的那家公司突然联系到我,希望请我来继续帮公司做事,当然,不必回到深圳,在家,在网上办公即可。

这个消息对我来说,当然是个好消息,毕竟这样的话,工作算是有着落了,生活有保障了,还能照顾家庭。

当然,公司找我回来也是有利益考虑的。

首先,我在公司做了十多年,对公司相当熟悉,公司的建立成长、壮大发展都是我亲自参与规划的,无论是公司的产品还是企划。原先的工作任务可以继续直接上手做,比另招新人好多了。

其次,我离职时公司新招的接手员工能力欠佳。当初招人时,我们建议多叫几个人来面试看看,结果人事经理只面试了这一个就定下了,其他人就通知不要来了。这个新员工是女生,各种软件用得倒是十分熟练,很老到,但没什么独立设计经验,更重要的是 ### 这块她几乎一窍不通,好在我走后,公司对 ### 技术方面没多大要求,慢慢学还是可以跟得上。她几乎每天都要向我咨询(离开前就已经跟她交接过一个星期),天各一方,跟她又没有利益纠纷,所以,她来问,我一般都会回答一下。但是,公司要的是效益效果,半年了,她还没有什么进展,很多问题经常要问老板,问得老板也不耐烦了。

再者,公司找回我来,心里也是打好了小九九的。考虑到我回到了内地,工资水平,消费生活等,给的工资在原来的基础上打了个七折,说什么今年疫情影响,生意不好,想节省点成本等措辞。说的都是实情,好像是这么回事,我也不好继续辩驳什么(可能底气还不够[憨笑]),如果能有这份工作也还可以,起码暂时不用为没工作发愁了。工资少点就少点吧,毕竟在家里,不用租房不用吃快餐不用挤公交不用再坐火车了等,这样整体算下来也和原来深圳的工资差不多。因为没含社保,所以最后再加了几百块就这样定下来了。

那么,真正的SOHO生活才开始了。

之一次SOHO当然感觉是不错的,没有了早晚打卡的繁琐,没有了挤公交的紧张,没有了被领导监视的压力,总之,感觉解放了一样,自由啊!

由于我的工作主要是有台电脑就可以完成,与老板、同事沟通有 ### 就行,所以一切都很自然,毫无违和感。

不过,久而久之,老板看不见摸不着也不是个事儿。后面又要求我一周写两次工作报告给他。这当然也是合理的,平常工作就是要写工作日志的,这会在家里上班了,更得写了,要不然每天干了啥,老板也不清楚。

SOHO工作更大的好处就是工作时间比较自由,累了往沙发上一躺,休息一下;嘴馋了就冰箱里拿点水果,喝喝茶,吃吃点心,无比惬意。偶尔出去超市买买东西,门口拿个快递。

有时出远门了,带上电脑手机,只要有 ### ,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班,不会错过与公司的工作沟通联系。

可以说SOHO真是舒服(我一直把SOHO读成舒服^_^),真是自由,怪不得有那么多人羡慕向往。

不过呢,舒服归舒服,工作毕竟是工作,工作就要有成绩,要有成绩就得努力认真。

前面说过,接手的那个女孩子由于经验不足,耽搁下了许多工作,转回给我时已积了一大堆,因此,在此后的大半年里,我几乎是没日没夜地在工作。

对,就是没日没夜!

我必须把她之前耽搁的东西捡起来,加上新的任务又不断下来,所以,不得不利用晚上继续完成,有时周末也要加班加点。那期间,经常做到半夜12点,甚至1点,说不尽的累,说不出的不“舒服”。

偶尔跟老同事聊天,他倒是羡慕得要死,我却跟他吐苦水说,以前在深圳上班时,晚上一下班回到住处闲得很,每晚都可以看几集电视,上网聊天;现在,我大半年没看过一眼电视你信么?真的没看过,没-时-间!

对,就是没时间,而且还非常累!

SOHO在家,并不是天天在家里躺着睡着,无所事事,也不是仅仅上个班。回老家的目的就是照顾老婆孩子,陪孩子读书,辅导作业。

所以,上半年小孩网上教学,天天要陪着,拍照,打卡,拍照,打卡,辅导作业,不厌其烦,俩孩子那就翻倍。所以,就跟大多数家长在网上叫屈的一样,都快被网课折腾得要没气了,天天盼着神兽们赶紧回到学校去。

是的,终于回学校了。可是每天接送又是不省心的事。

每天早上6点半之前就要早早地起床,叫起他们,吃早餐,送学校。特别是寒冷的冬天,每天6点起来时,天还乌蒙蒙的,天寒地冻,真的想在被窝里再多睡一会。就这样,每天坚持下来了,风里来,雨里去,雷打不动,比自己小时候上学还累。

如果说只是早起点接送孩子就完事,在家SOHO也还是蛮舒服的。可是,由于老婆是在公司上班,我是在家上班,那么总不能天天在家里等着老婆回来做饭吧?所以,家里大小事又几乎全包在我身上了。苦得一逼!

买菜做饭是必须的。所以,一边在家上班,差不多到点了一边又要去做饭了。别忘了,俩屁孩这时也要放学了,不得去接?于是乎,孩儿娘仨回到家就有热菜热饭吃了。

其它拖地呀洗衣服呀,他们有时倒会帮着做一点,但待在家里的时间毕竟我是最长的,一堆衣服还是会顺手丢洗衣机去的,地板脏了还是会拖一拖的,晚上孩子们的作业还是要辅导辅导的。

哪,这就是我的SOHO生活。有没有你们想象的舒服呢?

城市公园夕照

相关问答

soho一族 ”是什么意思呢?

soho一族,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家里,其实有工作的时候生活还是很充实的,和一般上班族一样·6点起床开始一天的忙碌不工作的时候一般都是刷剧的时间比较多,现在...

【潘石屹的房子叫“ SOHO ”是什么意思我看潘石屹的博客中提到...

[更佳回答]什么是SOHO一族信息内容:传统意义上的SOHO传统意义上的SOHO—SmallOffice(and)HomeOffice,直译就是小型办公室、家庭办公室的意思,实际上就是...

soho 用户意思?

是在家庭办公室、小型办公室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自由职业或自由职业者的意思。人们所说的SOHO一族大多指那些专门的自由职业者:自由撰稿人、平面设计师、工艺品...

大多数人想要的 SOHO 自由办公方式,如何才能实现?

确,SOHO相对来说时间自由,不必被打卡和考勤禁锢,但若没有一定的自觉性和自律作保证,也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曾经有个朋友说,自己在家里就总是静不下来,一...只...

有谁知道, soho 是什么意思_土巴兔装修问答

SOHO到底是什么?SOHO是个简写词,它的全称是SmallOfficeHomeOffice,中文意为小型的家庭办公室。SOHO一族,就是在家里上班了,这和我们所理解的每天正...

句子排序A但是,“ SOHO一族 ”也要为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而付出...

[更佳回答]DBCA

求解答!亦庄价格适中 SOHO SOHO 哪家便宜??

[回答]诚信待客,用心服务,快速流通,安全交易。沟通你我的心,领略最诚的选择!一卖一买,绝对如待亲人般实在!我们将用诚心、恒心、耐心,换您的安心、舒心、...

soho 小户型装修好不好?-设计本有问必答

具体到房地产,专门为在家办公的SOHO一族设计的楼盘常以SOHO为卖点,意思就是给自由职业者准备的商、住合一的公寓,即商住两用的商务公寓。SOHO产品的...

丁克男是什么意思?

丁克的名称来自英文DoubleIncomeNoKids四个单词首字母D、I、N、K的组合--DINK的谐音,DoubleIncomeNoKids有时也写成DoubleIncomean...

外贸SOHU是什么啊?

SOHO是英文SmallOfficeandHomeOffice的缩写。意即将办公室放在家里或独自租用一个小办公室,一个人顶起一片事业的天空。外贸Soho就是在家办公的外贸人。...